商之橋信息交流網
 

國家海洋局:近10年全國填海造地超1100平方公里

   日期:2013-07-22     來源:本站    作者:admin    瀏覽:876    評論:0    
核心提示:記者日前從國家海洋局獲悉,近10年來,全國填海造地海域使用確權面積為1100多平方公里。據了解,未確權的面積尚有不少。大量圍填海不僅使大陸海岸線縮減,而且破壞了海岸動態平衡。瘋狂的圍海造陸從南海、東海、黃海到渤海,我國18000公里的大陸海岸線上,每天都在上演“填海大戲”。以環渤海地區為例,最大的圍海造陸工地便是唐山曹妃甸和天津濱海新區。公開數據顯示,天津濱海新區的圍海造陸工程主要集中在三大區塊,規劃造陸320多平方公里。其中,天津港東疆港區計劃填海60平方公里,目前已成陸30平方
記者日前從國家海洋局獲悉,近10年來,全國填海造地海域使用確權面積為1100多平方公里。據了解,未確權的面積尚有不少。大量圍填海不僅使大陸海岸線縮減,而且破壞了海岸動態平衡。  瘋狂的圍海造陸  從南海、東海、黃海到渤海,我國18000公里的大陸海岸線上,每天都在上演“填海大戲”。  以環渤海地區為例,最大的圍海造陸工地便是唐山曹妃甸和天津濱海新區。公開數據顯示,天津濱海新區的圍海造陸工程主要集中在三大區塊,規劃造陸320多平方公里。其中,天津港東疆港區計劃填海60平方公里,目前已成陸30平方公里,正在打造成北方國際航運中心的核心功能區。南港工業區規劃面積200平方公里,其中填海造陸147.5平方公里。臨港經濟區規劃面積160平方公里,其中填海造陸120平方公里。  為估測天津和唐山境內因圍海造陸而減少的灘涂和海域面積,北京師范大學博士楊洪燕等人使用了跨度為36年的衛星照片。分析結果顯示,1994年-2010年,共有約450平方公里的海域被天津濱海新區和曹妃甸新區圍墾。  而國家海洋局海域管理司提供的統計顯示,自2002年海域法實施以來,截至2012年底,全國填海造地海域使用確權面積為110946.35公頃(即1100多平方公里)。而據記者了解,未確權的面積尚有不少。  海岸線長度劇減  圍海造地不僅使我國陸域面積大增,不少地方的大陸海岸線也發生變形或縮減。  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  研究員劉述錫說,我國大部分的圍填海工程均位于海灣內部,大量圍填海的直接后果就是海岸線經截彎取直后長度大幅度減少,海岸動態平衡也被破壞。如廈門市杏林灣海堤和馬鑾灣海堤、珠海市唐家灣的十里海堤、樂清灣內的大規模填海工程、葫蘆島市龜山島附近7公里長的圍海海堤等等,都是造成我國海岸線長度以驚人的速度減少的原因。  據山東省2008年利用遙感技術進行的國土資源綜合調查顯示,該省海岸長2531公里,比原來減少了590公里。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dfn id="rulzi"><sup id="rulzi"><span id="rulzi"></span></sup></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