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之橋信息交流網
 

“抄底歐洲”成中企新機遇 文化整合是難題

   日期:2013-11-11     來源:本站    作者:admin    瀏覽:574    評論:0    
核心提示:今年距離2003年TCL收購法國湯姆遜,恰好10年。中國企業開始大張旗鼓海外并購已經歷10年時間。隨著歐債危機蔓延,“抄底歐洲”成為中國企業并購新機遇。日前舉行的2013上海私募股權和風險投資峰會上,專家指出,并購的最大難點并非商業上的交易,而是并購之后的文化整合。會議主辦方元達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趙久蘇表示,10年來中國企業的海外并購出現三大趨勢。一是投資目的地范圍放寬,過去七八成在亞洲并購,少數在歐洲,非洲不涉及;如今亞洲并購數額占一半左右,歐洲約占35%,北美約17%左右。二是投
今年距離2003年TCL收購法國湯姆遜,恰好10年。中國企業開始大張旗鼓海外并購已經歷10年時間。隨著歐債危機蔓延,“抄底歐洲”成為中國企業并購新機遇。日前舉行的2013上海私募股權和風險投資峰會上,專家指出,并購的最大難點并非商業上的交易,而是并購之后的文化整合。  會議主辦方元達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趙久蘇表示,10年來中國企業的海外并購出現三大趨勢。一是投資目的地范圍放寬,過去七八成在亞洲并購,少數在歐洲,非洲不涉及;如今亞洲并購數額占一半左右,歐洲約占35%,北美約17%左右。二是投資領域放寬,過去并購集中在能源行業和消費品中的某個類別上;如今除了能源和原材料,還包括食品、重型機械、高科技TMT領域等幾乎各個行業。三是并購金額放大,今年上半年中國境內投資者對144個國家和地區的2912家境外企業進行了直接投資,累計實現非金融類投資456億元,同比增長29%。  面對當下出現的中國企業“歐洲抄底熱”,與會專家認為有幾個驅動因素:一是尋找能在中國賣的產品;二是去美國和歐洲購買需要的技術;三是為了將中國的產品賣到歐美去;四是歐洲的技術和資產都比較便宜,去歐洲“撿便宜”。趙久蘇提醒,海外并購歷來存在“七七規律”,即70%的海外并購不能實現預期的商業價值,這當中有70%是因為文化融合問題。但是,意識到文化整合的企業家,為數甚少。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dfn id="rulzi"><sup id="rulzi"><span id="rulzi"></span></sup></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