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之橋信息交流網
 

湖南首個國家級再制造示范基地揚帆遠航

   日期:2013-07-17     來源:本站    作者:admin    瀏覽:1075    評論:0    
核心提示:“再制造出來的新品,成本是新品的50%左右,節能60%,節材70%以上,達到資源利用的‘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和‘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目標。”近日,湖南瀏陽制造產業基地黨工委書記尋院豪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所謂再制造,就是把達到使用壽命的產品通過修復和技術改造使其達到甚至超過原型產品性能的加工過程,它既是循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兩型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湖南瀏陽制造產業基地,這個中國首個國家級再制造示范基地正用它的實干精神詮釋
“再制造出來的新品,成本是新品的50%左右,節能60%,節材70%以上,達到資源利用的‘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和‘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目標。”近日,湖南瀏陽制造產業基地黨工委書記尋院豪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所謂再制造,就是把達到使用壽命的產品通過修復和技術改造使其達到甚至超過原型產品性能的加工過程,它既是循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兩型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湖南瀏陽制造產業基地,這個中國首個國家級再制造示范基地正用它的實干精神詮釋著再制造的力量。  十年磨一劍 “配角”變身“主角”  瀏陽制造產業基地位于瀏陽市永安鎮,成立于2003年。與任何新生命一樣,園區成立之初,也是困難重重。“當時,瀏陽市委市政府只給園區撥發了2000萬元啟動資金。”瀏陽制造產業基地規劃建設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員對記者說,除資金有限外,土地征收也面臨很多問題,同時各方面的制度也正在探索階段。  在長沙的四區八園中,瀏陽制造產業基地起步相對較晚。那么怎樣定位、定什么位就直接決定了園區的未來發展。當時的決策者認為,園區不應該追求全科發展,而是要突出個性,用特色來爭得優勢。于是,“特色立園、產業強園”的方針就這樣被確定下來。  當時,長沙的工程機械和汽車產業已經形成規模。“我們不能再做主機產業了,應該差異化發展,做它們的配套產業。”瀏陽制造產業基地黨工委書記尋院豪以籃球比賽為例,“如果籃球場上的中鋒水平很高,能夠得很多分,但如果沒有后衛為他傳球,中鋒的作用也就發揮不出來。”思路一旦清晰,定位問題就解決了。園區被定位為機電產品的專業配套園區,為兩大產業做配套。實踐證明,這種定位是正確的。據了解,目前中國主機企業的核心零部件大多需外進,湖南本地產的更是少之又少。“主機企業可以帶動配套企業前進,配套企業也能促進主機企業發展,園區正是為主機產業助力的杠桿。”尋院豪說。數據顯示,經過十年發展,工程機械和汽車零部件兩大產業已占到該園區工業總產值的70%,不僅服務了長沙兩大千億產業,也為園區自身發展再制造產業奠定了良好基礎。  建園之初,總是想方設法讓企業進來,一心想著加快集聚、招商引資。而通過十年的沉淀、積累,園區的招商方向和標準已經發生了重大改變。工程機械和汽車零部件產業基本形成集聚洼地,目前主要任務是立足于轉型升級,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非主導產業主要瞄準技術含量高、市場占有量大的規模企業。據了解,目前該園區正在與雙橋、固特異輪胎、農夫山泉等項目洽談,均是世界500強企業或行業內居前位的上市公司。  十年來,瀏陽制造產業基地實現了從小到大、由弱到強的轉變,形成了工程機械、汽車零部件及再制造三大主導產業及精密加工、煙草食品、生活用品等優勢產業,已由當初的“配角”上升為今天的“主角”。目前,該基地成園面積10平方公里,有規模企業125家,預計今年實現企業總產值190億元、稅收6.5億元,分別增長近27倍和近16倍;基礎設施建設共計投入15億元,形成“七縱五橫”內部交通網絡。據悉,該園區未來規劃面積為100平方公里,將引進更多更好的大企業入駐。“強園造城,實現新跨越。”瀏陽制造產業基地正揚起風帆,勇敢的追尋著自己的“中國夢”。  發展再制造產業 打造循環經濟  再制造作為循環經濟的主要形式,是傳統經濟模式的根本變革和綠色節能的重要途徑。2012年,瀏陽制造產業基地成功獲批湖南省工業集中區和國家級再制造示范基地。截至目前,它也是首個及唯一一個國家級再制造示范基地。  “我認為兩型實驗區的改革,最重要的就是生產方式的兩型和工業方式的兩型。”尋院豪說。因為這種理念,瀏陽制造產業基地最先提出了發展再制造產業的構想。2009年,該園區規劃了4.5平方公里作為再制造產業專區,鼓勵企業在原有制造工藝、裝備及產品的基礎上,進行再制造技術改造。  博世集團是德國超大型工業企業之一,主要從事汽車技術、工業技術和建筑技術的研發,是全球第一大汽車技術供應商,目前在歐洲再制造市場的份額名列前茅。2012年11月,博世集團再制造項目正式落戶瀏陽制造產業基地,這也是該集團在中國的第一家再制造工廠。  為什么會選擇進駐瀏陽制造產業基地?博世集團(中國)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博世集團在向中國申請再制造許可的過程中,了解到瀏陽制造產業基地正在發展再制造,經過實地考察,發現園區在再制造方面的相關基礎設施已經具備,因此決定將再制造項目落戶園區。“園區對發展再制造產業非常有決心,這使我們更加充滿信心。”該負責人說。  經過四年的發展,目前,瀏陽制造產業基地聚集了德國博世、贏家環保、軒轅春秋等17家在行業具有影響力的再制造企業,涉及工程機械、汽車零部件、機床及辦公用品等領域,2012年實現產值約10億元。  除了著力引進再制造企業外,瀏陽制造產業基地還在著手再制造產業公共平臺的建設。到目前為止,該園區已完成了5.8萬㎡的再制造生產配套中心建設,全面完善了供水、供電、供氣、污水處理等設施,成為了優質小型再制造企業和再制造技術加工企業良好發展平臺。此外,該園區還啟動了專用污水處理廠、再制造發展中心、信息中心、倉儲物流中心和清洗拆解中心5個環境承載平臺和產業支撐平臺的建設,這些平臺將在2015年前竣工投入使用。“預計兩三年以后,代表中國意義的再制造產業將在我們基地崛起。”尋院豪滿懷信心地說。  “我們將集束發展要素,特別是針對長沙工程機械和汽車兩大千億產業,做好產業配套的同時,也努力做好機電產品再制造的延伸和發展,將其作為園區未來發展的重點和核心競爭力來培育。”尋院豪表示,園區將努力發展循環經濟,把再制造產業打造成基地的靚麗名片,樹立“兩型社會”新標桿。  目前,全球知名的汽車部件再制造商——歐洲最大的汽車發動機、變速箱的再制造商ATP及奔馳公司均在與瀏陽制造產業基地洽談落戶事宜。而該園區也有望成為全國再制造產業的總部。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dfn id="rulzi"><sup id="rulzi"><span id="rulzi"></span></sup></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