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之橋信息交流網
 

解讀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發展:打鐵還需自身硬

   日期:2013-08-15     來源:本站    作者:admin    瀏覽:247    評論:0    
核心提示:去年工程機械行業發展并不樂觀,眾多企業對市場信息收集不足,加上產能過剩和銷售量的欠缺無疑使整個行業雪上加霜。據統計,2012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完成銷售收入5626億元,比2011年增長了2.96%,但是代理商和制造商卻沒有感受到增長。13家主要制造商集團2012年銷售收入下降超過3%。 仔細分析這不到3%的增長率,可以發現,國家統計將增長了20%的電梯納入其中“功不可沒”。對此,記者不禁納悶,電梯究竟能否算入工程機械行業。同時,記者也茅塞頓開,為什么工程機械行業有增長,而行業企業
去年工程機械行業發展并不樂觀,眾多企業對市場信息收集不足,加上產能過剩和銷售量的欠缺無疑使整個行業雪上加霜。據統計,2012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完成銷售收入5626億元,比2011年增長了2.96%,但是代理商和制造商卻沒有感受到增長。13家主要制造商集團2012年銷售收入下降超過3%。   仔細分析這不到3%的增長率,可以發現,國家統計將增長了20%的電梯納入其中“功不可沒”。對此,記者不禁納悶,電梯究竟能否算入工程機械行業。同時,記者也茅塞頓開,為什么工程機械行業有增長,而行業企業卻不見增長。   工程機械,是對工程建設施工機械的總稱。而電梯,其是指由動力驅動,利用剛性導軌運行的箱體或者沿固定線路運行的梯級,進行升降或者平行運送人、貨物的機電設備。習慣上不論其驅動方式如何,將電梯作為建筑物內垂直交通運輸工具的總稱。從定義上看,若真要將其歸入工程機械行業,兩者的相關處也僅在于所用的動力部分相近。   據了解,在近幾年(包括黃金十年)的工程機械行業數據統計中,很少將電梯囊括進來。其更多的是見諸于重型機械行業的統計。而今年,國家將電梯行業的數據統計算入工程機械行業。這究竟是為了“粉飾太平”,不讓數據過于難看;還是重振行業信心的不得以之舉,委實讓人費解。   從去年分行業的情況看,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依然低迷,而且這股低位運行的態勢一直持續到了今年。   如去年挖掘機行業庫存量居高不下,市場卻一路走低。記者從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挖掘機分會提供的數據中了解到,從2011年5月以來,挖掘機銷量已經連續17個月呈現負增長。制造商庫存居高不下、應收賬款激增、終端購機用戶還款不堪重負成為行業發展中的突顯問題。同時,中國市場長期占有的價格優勢正在逐漸消失,勞動力成本的增加和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使得行業利潤空間被壓縮地更薄。   起重機行業也是難掃低迷態勢,市場走低,銷售混亂,競爭白熱化等現象不斷升級。國內外市場供大于求,產能過剩,市場保有量上升。同時,各家起重企業產品同質化嚴重,成本上升等共性問題也十分突出。   不單單是這兩個行業,樁工機械,混凝土機械及運輸機械等多個工程機械分行業也不同程度地出現了下滑態勢。   究其根本,造成去年行業下降的因素并不完全在于行業內部。受到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國家加強了對經濟的宏觀調控力度,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國家發改委下大力度針對房地產、路橋建設等基建工程采取放緩或延遲處理,導致工程機械等相關產業的產品需求量大幅下降,對行業的發展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制約。而今年,尤其是下半年國家對城鎮化推行的加快,對棚戶區的進一步改造,和部分工程項目的上馬則將推動行業向好發展。   雖然有外部環境的影響,但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中國工程機械行業要走出低谷,重現輝煌,除了倚靠國家政策、外部市場變化等因素的推進,最關鍵還在于修練內功,揚長避短,增強自身實力,而不是在統計數據上做文章。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dfn id="rulzi"><sup id="rulzi"><span id="rulzi"></span></sup></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