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高收益的互聯網理財產品與行情看漲的股市,中國各家銀行為爭奪儲戶手中的現金頻出“大招”,甚至有銀行向客戶贈送奔馳轎車。為了招攬手握現金的儲戶,中國各家銀行推出了各類頗具吸引力的計劃:優惠利率、海外旅行、iPhone6 Plus,甚至是免費的蔬菜。但是,“搶儲”大戰的成本不容忽視。元富證券有限公司駐上海分析師Rainy Yuan表示:“內地各銀行正在流失存款,但是招攬儲戶的努力只會推高成本,所以銀行陷入了兩難境地。”互聯網理財產品及信托等投資工具帶來的高收益、中國股市的上漲態勢令中國各銀行感受到不小的壓力。今年七至九月份,內地銀行總計流失9500億元的存款,遭遇了1999年以來首次季度存款下滑的尷尬狀況。央行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新增存款規模較去年下滑了23%。今年10月,平安銀行在北京的一家支行發起存款送iPhone的活動,儲戶將38000元存五年便可獲贈一部128GB版本的iPhone6 Plus,而銀行則不再支付利息。如果儲戶可以將90.3萬元存五年,能夠獲贈一部奔馳轎車。以25.2萬元的奔馳A180為例,平安銀行的措施相當于儲戶享受到近7%的年回報率,遠高于五年期存款4%的基準利率。2014年9月,銀監會聯合財政部、人民銀行下發通知,禁止商業銀行違規攬儲,違例者將遭遇處罰。但是,銀監會并未明確銀行將實物代替利息的做法是否屬于贈送禮品。中國的投資者正在將大把資金投入到阿里巴巴、百度等公司推出的理財產品中,余額寶在運營15個月內勁攬5350億元存款,客戶總量達到1.49億人,超過了法國和英國的人口總和。此外,截止到今年的9月30日,中國居民將12.9萬億元的資金投入到高收益信托產品中,令影子銀行的業務快速膨脹。自2009年年初以來,中國各信托所管理的資產總額已經激增了逾10倍。另外,過去六個月上證綜指暴漲43%,也在刺激儲戶將資金投入股市。12月的第一周,中國投資者新開設近60萬個股票交易賬戶,比前一周增加了62%。標準普爾駐北京主管廖強(音譯)表示,中國的中型和地區性銀行受沖擊程度最為嚴重,這些銀行缺乏廣泛的分行網絡,難以招攬零散儲戶,不得不依靠理財產品、公司存款和銀行同業借款等成本更高、更不穩定的資金。廖強稱:“隨著中國推進利率自由化,攬儲大戰將會進一步惡化,這將抬高銀行的資金成本,挫傷銀行的利潤。”(漢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