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之橋信息交流網
 

工程機械行業 匠心回歸何處

   日期:2014-12-05     來源:本站    作者:admin    瀏覽:470    評論:0    
核心提示:今年的上海寶馬展在一場透雨中拉開了帷幕,記者到達展會時遠遠望見展會入口處的廣場上人頭攢動,或撐傘疾走,或冒雨飛奔,完全不在乎下雨所帶來的不便。在匆匆入館的幾分鐘里,記者切實感受到了工程機械從業者對于這個行業的熱情。寶馬展作為業內最重要的展會之一,吸引了眾多企業、專家、用戶等參與。在此行業低迷期,企業看市場,專家看走勢,用戶則看發展,各方共同為行業把脈,探討工程機械行業將何去何從。本屆展會提出“中國制造,匠心回歸”。那么我們回歸的是什么,又回歸到何處。美國早已提出重新占領制造行業制高
今年的上海寶馬展在一場透雨中拉開了帷幕,記者到達展會時遠遠望見展會入口處的廣場上人頭攢動,或撐傘疾走,或冒雨飛奔,完全不在乎下雨所帶來的不便。在匆匆入館的幾分鐘里,記者切實感受到了工程機械從業者對于這個行業的熱情。寶馬展作為業內最重要的展會之一,吸引了眾多企業、專家、用戶等參與。在此行業低迷期,企業看市場,專家看走勢,用戶則看發展,各方共同為行業把脈,探討工程機械行業將何去何從。本屆展會提出“中國制造,匠心回歸”。那么我們回歸的是什么,又回歸到何處。美國早已提出重新占領制造行業制高點,德國也提出了工業4.0的概念。各個老牌裝備制造業強國開始將裝備制造業推上國家戰略的新高度。這也許算是在金融危機后世界的一次回歸,回歸到實業,因為只有實干才能興邦。作為中國的裝備制造行業,尤其是工程機械行業,不僅僅是在行為上回歸務實的態度,在心理上也要回歸到一個更平和的心態。過去十來年,中國工程機械市場發展雖然歷經起伏,但是就其整體發展來看無疑是成功的。不過,成功只是一種狀態,而成熟則是一種心態。一個行業從無到有最終是希望發展成一個成熟健康的行業,尤其是作為國家支柱性產業的裝備制造行業更要優先發展成一個成熟的行業。回歸建設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句古語告訴世人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任何事情的培養建設都是一個艱難耗時的過程,而反過來一棵百年大樹在幾分鐘就可以被伐倒,破壞這一切則在旦夕之間。作為工程機械的從業者,應該回歸到行業建設者的角色。眾人拾柴火焰高,只有人人以“行業向好健康發展”為目標來建設行業,行業才能有序發展。目前的工程機械行業,產品同質化嚴重,零首付,價格戰兇猛,從業者為了擴大市場份額不擇手段。毋庸諱言,競爭的白熱化,一直是中國工程機械市場發展的主旋律,這既造就了該行業十年的輝煌,同時與之伴生的惡性競爭也造成了行業的無序發展。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挖掘機械分會秘書長李宏寶曾表示,目前,一些外資龍頭品牌也開始加入價格戰的行列,外資品牌主動加入價格戰,可能與國產工程機械品牌一度50%的市場份額有關。更重要的是,或許是這些外資品牌制造商已經意識到,經過數輪的價格戰以及高風險的銷售策略,國內工程機械企業發展動力不再,因而會在這一時期祭出價格這一武器,希望能給予競爭對手最后一擊。這些都不是一個建設者的行為,而是一個破壞者的行為。破壞者往往能在短期內獲得不菲的回報,但是這些個體所得的利潤,則以犧牲掉一個行業幾年甚至十幾年才建立的秩序為代價。為此,今年早些時候,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挖掘機械分會在其網站和微信中正式發出關于中國挖掘機械行業市場不當競爭的警示函。函內提及,在中國挖掘機械行業整體環境依然嚴峻的情況下,部分領先的制造企業采取了降價、延長保修期、低首付的銷售政策,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影響了行業平穩、理性、有序發展。這無疑是業內權威機構對于目前市場亂象的一次嚴重警告。回歸務實實業救國這個概念最早出現在洋務運動時期,當時的有識之士為了救國而開始引進外國的先進技術,發展重工業、商業。如今的“實業救國”,更是一種未雨綢繆,先天下而憂的狀態。裝備制造行業可以說是國之重器。上到國家安全,國防建設,下到修屋筑路,衣食住行都有裝備制造行業的影子。一個國家裝備制造業的水平也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一種直觀表現。一個“色厲內荏”的國家往往很難在日益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贏得勝利。回到工程機械行業,目前所謂的“實業救國”,對于機械行業來說最務實的應該就是技術創新,因為只有掌握了核心技術的企業才有不竭的動力推動其發展。當下,許多響當當的品牌往往都是歐美等發達國家的“百年老店”,為何我國就鮮有這樣的企業?有人可能說我國現代裝備制造行業起步晚,底子薄,發展都不足百年何來百年老店,這只能說是一個客觀因素。真正起作用的內因還在于這些國外企業內在的不斷進行技術創新的動力。比如記者在擁有150多年歷史的山特維克公司展臺參觀的時候就發現這樣一種新技術,山特維克在其礦山破碎機的液壓主軸外有一個起保護作用的鋼套,以前在更換的時候需要幾個工人用切割的方式取下鋼套,費時費力,但這個新品則是用高壓的方式將內部的軸和軸套分開,兩個工人十幾分鐘就能完成以前數小時的工作。這一細節充分體現了外國的百年老店身上的一個特色,其注重的不僅僅是產品的研發,更注重每個螺絲,每個零件在生產、制造和使用的時候所能節省的時間、材料等成本。不僅僅注重大而全的整體,更注重小而精的細節,正是對這些細微之處的提升,才鑄就了其良好的品質。回歸平和每臨大事有靜氣,古代的先賢早就告訴我們保持內心的平靜,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誘惑,終將撥云見日,擁抱溫暖。業內也有一種這樣的說法,現在是工程機械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差的時代。好的是黃金十年的發展,讓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企業實現了市場的快速擴大,積累了豐厚的資本;壞的是這黃金十年讓中國企業發展過快,忽視了技術的發展和企業創新的積累。經過近幾年的低位運行,工程機械行業如同大浪淘沙般洗掉了不少當初只為投資賺錢的用戶,目前留在行業里的大部分都是了解行業、了解企業的成熟用戶。這些用戶,資金充裕,更注重產品品質,沒有投資的投機性和盲目性,并且十分了解自己的需求,在購買產品時也更理性。所以今年的工程機械行業的運行數據中可以看出,雖然行業整體走勢下滑,但是外資品牌的產品卻在不斷增長。這并不是說國人崇洋媚外,而是這些產品在某些性能上確實超出了國產品牌。當然,我們本土企業真的也很努力,以徐工、柳工、中聯、三一等業內排頭兵為代表的一批本土企業也一直在向先進的廠商學習技術、管理方式、運營模式。這些企業在技術上也不斷推陳出新,在海外市場上也逐漸站穩腳跟,只是給他們的時間太少了,再讓本土品牌繼續安心靜氣地發展幾年,也許就是另一番景象。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目前應收賬款的激增和積壓的庫存才是令企業不安的最大因素。有關業內人士預測,今年挖掘機銷售應該在8萬臺左右,從絕對數量上看同2007、2008年的水平基本持平,而那時的企業則沒有現在的愁云。這個數量在世界范圍內來看也屬于相當大的市場。十年的快速發展讓太多企業嘗到了擴大市場,擴大產品種類帶來的甜頭,讓自身變得浮躁起來。所以,回歸平靜,回歸原點,逐漸從浮躁的心態下走出來,用平和的心態去發展企業,建設行業,才是迎來工程機械行業第二春的不二法寶。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dfn id="rulzi"><sup id="rulzi"><span id="rulzi"></span></sup></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