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勝訴既是中國企業運用投資當地國法律進行海外維權“意義不凡”的歷史性重大勝利,也是美國司法史的一個標志性案例。這說明,只要是合法權益,終將會得到、要得到公平正義的保護。美國東部時間7月15日,美國一家巡回法院就三一在美關聯公司羅爾斯(Ralls)因俄勒岡州Butter Creek風電項目被禁止訴美國外資委員會和奧巴馬總統案作出裁定,認定由奧巴馬總統親自簽署的“總統令”違反程序正義,三一重工訴奧巴馬案獲階段性勝利。對于這一裁定,三一重工品牌總監施奕青如是表示,這一項目本身的損失,以及美國法院的最終判決,對三一來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表明了立場,表明了中國企業在“走出去”遇到不公正待遇時的立場。筆者認為,三一對該結果的回應非常好,過程遠比結果重要!三一重工勝訴奧巴馬,印證中國企業的海外維權完全是可以“硬”起來的!近年來,中國企業積極“走出去”,積極開展對外投資、境外并購及海外市場開拓等業務。僅今年1-6月,中國投資者境外投資累計投資金額就達433.4億美元。這樣的數據可以說明,中國不光重視外商來華投資的“引進來”,也相當注重“走出去”去尋求新的發展領域。尤其是這幾年,中國企業海外并購活動持續活躍,而且海外并購交易經驗都在不斷豐富之中。去年中國企業參與海外并購共達200宗,并購總金額達到515億美元;海外并購交易數量的不斷增多,可以側面表明中國企業“走出去”進程中,應對各種風險和考驗的能力要比以往更高一些,三一案勝訴奧巴馬,就是一個鮮活的例證。雖然新的判決僅是三一案的一個相當可喜的階段性勝利,而非三一重工子公司在美并購項目案最終維權的結果,但法院認定奧巴馬總統簽署的“總統令”違反程序正義,是整個三一案一個意義不凡的突破性進展。此前,美國法院從未有過受理外國企業起訴總統及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CFIUS)的先例。本次法院裁決書判定三一重工勝訴,既是中國企業運用投資當地國法律進行海外維權“意義不凡”的歷史性重大勝利,也是美國司法史的一個標志性案例。這說明,只要是合法權益,終將會得到、要得到公平正義的保護。筆者認為,以往中國企業“走出去”遭到不公正待遇時,常常因畏難而不敢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中企贏勸國際話語權”也一直難得重大性突破。隨著中國企業“走出去”的范圍越來越大,項目及投資金額的日益增大增多,如何有效地應對隨之而來不斷增加的海外訴訟和各種糾紛?在合法合規前提下,中國企業怎么在海外“硬起來”,積極維護公平正義,反對國際經貿投資中的各種“泛政治化”行為及歧視性做法?三一集團關聯公司在美訴奧巴馬及有關機構的案件的積極爭取過程,就是一個我國企業海外維權的有益探索,是值得“走出去”的中國企業拿來借鑒和汲取經驗的。維護中國企業的海外合法權益是國家職責,中國企業海外維權,離不開政府的有效支持和幫助,更需要各種雙邊及多邊投資協定的制度性支持。7月9日至10日,第六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在北京舉行,達成了約300項合作成果。其中,最大的一個亮點是雙方已就中美雙邊投資協定(BIT)談判達成“時間表”,同意爭取年內就BIT文本的核心問題和主要條款達成一致,并承諾2015年早期啟動負面清單談判,這是“歷史性進展”。要減少類似華為、三一重工等中國公司在美遭遇“政治性風險”,減少中企在美投資的諸如不確定性,美方表示什么口頭“歡迎”,以及承諾什么對所有中國投資者保持開放的投資環境及項目審查使用相同規則和標準,肯定是不夠的。中美只有加快BIT談判并盡早達成有關協定,消除雙邊投資存在的各種政治性、歧視性的制度性藩籬與障礙,中美經濟關系才能更好地跨上一個新臺階。中國目前已成為全球第三大投資來源國,資本關系或將代替兩國貨貿關系成為中美經濟關系的核心。中美間只有秉持公平原則,消除歧視性做法,才能進一步擴大兩國經貿互利共贏的新局面。希望,美法院對三一案的判決,有助于美國方面在中美雙邊投資協定談判進程中,對有關政治性、歧視性投資障礙的清除和削減,有利于加快中美BIT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