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今年的資本開支計劃比去年減少了7%,上游勘探開發領域的支出計劃也是穩中略降,但是中石油在頁巖氣領域的投資卻毫不吝嗇。財新記者近日獲悉,中石油在今年到明年上半年,計劃在四川盆地的長寧、威遠、昭通等頁巖氣區塊領域投入130億元。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分公司總經理馬新華向財新記者介紹稱,這幾年在頁巖氣領域的累計投資已有70億元,完鉆44口井,獲氣43口。井均測試產量7.5萬立方米/日,其中水平井25口,井均測試產量12萬立方米/日。根據中石油西南油氣田的計劃進度安排,2014年內在建和新建的平臺多達32個;到2015年年底之前,計劃新投產179口井,生產井數188口,地面工程和外輸管道的建設也已全面展開。面對“兄弟公司”中石化在涪陵地區頁巖氣勘探開發突破的壓力,中石油加快了追趕的節奏。在上游勘探開發掌握絕對優勢的中石油雖然對頁巖氣有更早的布局,但現在卻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的局面。截至10月13日,中石油的西南油氣田共有頁巖氣試采井23口,累計生產頁巖氣2.04億立方米。但是中石油給自己明年的目標產量比這個數字翻了十倍以上,而且大多數要為產量目標做貢獻的井,要到明年才能打完,實際的生產情況還屬于未知數。據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分公司副總經理謝軍介紹,中石油到明年在四川地區的頁巖氣生產計劃是26億方,其中由西南油氣田擔任作業者的長寧和威遠區塊各分擔了10億方的目標,與殼牌合作開發的富順-永川區塊為1億方,昭通區塊5億方。他還透露了更長期的規劃:如果明年的效果能符合預期,預計到2017年生產50億方、到2020年生產120億方。上述區塊除了富順永川之外,今年和明年上半年計劃完成的投資是130億元。在和外資商談的油氣田開發產品分成合同當中,通常是由外資方作為勘探開發的作業者并承擔所有的前期勘探所需的投資。“在第一口具有商業價值的頁巖氣井寧201-H1井在2012年鉆獲之后,經評估認為其商業價值可觀,而目前在長寧地區鋪開的產能建設也是基于這口井的商業發現。”馬新華稱。目前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的勘探開發重點主要集中在長寧、威遠、富順-永川三個優選開發區面積8300平方公里。因為地質和地形的情況比北美更為復雜,加上工程技術和勘探開發還處在比較初步的階段,現階段的鉆井經濟成本大約是北美的兩倍以上。謝軍表示,根據目前掌握的生產和技術情況和資源條件,已經能夠實現10%左右的內部收益率,對于非常規氣藏來說已經能達到效益開發的條件。據西南油氣田統計,頁巖氣的礦權面積中,有75%將進行國內合作,10%的面積進行國際合作,僅留下12%的礦權區域進行自營開發。馬新華表示,現在中石油總部決定將頁巖氣用新的體制進行勘探開發。目前在中石油的礦權范圍內,已經采用了多種合作模式,包括三個進行國際合作的區塊,如在富順-永川區塊與殼牌進行合作、與康菲公司的聯合研究項目、正在談的還有和美國的HESS公司的合作。國內合作方面主要是與地方企業分享投資和收益,除了長寧區塊已與四川能源投資、宜賓市國有資產公司進行合作之外,未來還將與四川、重慶的地方企業合作開發其他區塊。對于近段時間傳聞殼牌公司因為開發成本過高、前景不明晰而考慮退出富順永川區塊一事,謝軍回應稱,“目前在與殼牌交流和生產合作的過程中,還沒有收到過殼牌對原來的產品分成合同(PSC)有不一樣內容的要求。”他表示,殼牌在非常規油氣資源勘探開發中有很強的技術和經驗優勢,這也是中石油選擇殼牌在富順-永川進行合作勘探開發的主要原因。殼牌目前在富順-永川區塊已有17口氣井,平均的測試產量達到15萬方/天,現在已經提前完成了本來是在2015年需要完成的合同規定工作量。但是謝軍亦指出,殼牌在富順-永川區塊需要面臨的挑戰之一,是比長寧和威遠區塊更深的頁巖埋深,因此所投入的更高的工藝技術成本需要更高的單井產量來支撐,另外,國外公司在中國進行勘探開發的成本比國內企業自己開發的成本要高,殼牌在同等進尺的成本比中石油做的實施計劃要高出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