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曾光安在接受了人民網《財經1+1》欄目專訪,曾光安分享了自己從柳工的普通工程師一步步升至總裁的過程。他說,能否在同一個崗位上保持不斷進取、不斷追求和永不氣餒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最大區別。要根據經濟轉型調整思維理念 改變行為模式從中國經濟角度看,企業發展都是根據中國經濟社會轉型狀況來調整發展戰略、思維理念,以及改變行為模式。曾光安介紹說,十八大以來,中央釋放了改革信號,國務院、國資委等都相繼提出國有企業改革。作為我國較早的一批實行股份制改革的國有企業——柳工應不斷跟隨時代進步,引領行業進步。“一定要適應國有企業的改革。” 曾光安認為,改革核心在于機制和體制的創新。以柳工為例,它有國有企業的優勢也有國有企業的不足,所以,下一步改革重點在于改革激勵體系、績效體系以及產權體系,激發員工的創造性和積極性。曾光安表示,要在真正自主創新領域開發適應于全球客戶需求的產品。他說:“例如在歐美市場開發新興市場、創新產品;在中國市場,適應客戶新需求。這都需要從技術和管理兩個方面著手創新。”人與人之間最大差別是能否長時間保持進取“我個人的發展和柳工發展是同步的。”曾光安介紹說,自己最初以一名普通工程師加盟柳工,前期做了大量技術工作,翻譯了大量技術資料和國外信息情報。后又被提升為技術改造負責人,專門負責企業進口設備、生產性投資和工廠建設等。曾光安說:“那時候做項目革新研究報告,要把市場、技術、制造、財務各個領域打通,也就是在那時候也學會了財務和經營管理方面的知識,而且基本都是一邊干一邊學。1994年,柳州市出臺政策,在大中型企業提拔一批35歲以下年輕同志作為企業高層管理者。那年年底我非常幸運地成為了柳工的副總裁。”曾光安介紹說,自己對財務知識知之甚少,在前董事長的建議下,攻讀財務管理方面的研究生。他說:“1999年,前董事長退休,我接班升為柳工總裁,今年11月份,我們王曉華董事長退休,我就接任了柳工董事長。”“這么多年來,我一直覺得一個人必須要有使命感和責任感,如果能力不行就應該踏踏實實學習。我覺得能否長時間在同一個崗位上保持不斷進取、不斷追求和永不氣餒的精神,是人與人之間最大區別。”曾光安認為。轉變為國際化企業 首先面對的是人才挑戰曾光安表示,企業要開拓國際市場,就會面臨很多挑戰,比如產品的國際市場適應性、技術的發展和創新、全球營銷體系的創新等,而解決這些問題的核心就是吸納人才。為此,曾光安曾多番邀請洋專家大衛•閉同葆“加盟”柳工。他說:“2003年真正實施國際化的時候,企業最大的難題是產品如何滿足國際化需求。當時邀請大衛,他有些不屑一顧。后來企業的國際化步伐邁得越來越遠,我又多次試探,2006年閉同葆先生終于答應了柳工邀請,并通過一年時間讓產品的技術研發基本達到歐美市場所需水平,為柳工的發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曾光安介紹說,柳工現共有來自30多個國家使用50多種語言的外籍員工1800人,這些員工占全部員工的18%。曾光安認為,企業需要有開放、包容且尊重人才的氛圍。對人才而言,好的平臺才能施展才能、發揮經驗優勢,所以搭建有感情的、有提升空間的平臺至關重要。中國裝備制造業和歐美日比還有一定差距曾光安介紹說,目前中國的裝備制造業門類齊全。中國裝備制造業已經完全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所以已經從過去引進技術和模仿創新模式快速向自主創新轉變。他說:“一些完全競爭的開放性裝備制造企業在改革開放初期沒有得到國家很好地保護,所以不得不和民營企業以及外資企業競爭。因而它的自主創新能力得到了極大提升。同時,中國裝備制造企業也在參與國際競爭中不斷地改造,提升了自己的運營系統。”曾光安認為,目前中國裝備制造業也存在一些短板,比如缺乏一些核心零部件的支持,在尊重高質量高品質的發動機、液壓系統、傳感系統、機電控制系統等方面與世界一流企業例如歐美日等還有一定距離,在精細化程度、對細節的關注程度上還有一定差距。“整體上講,中國裝備制造業走出去過程充滿了挑戰,但是我對中國裝備制造業的未來充滿了信心。從黨中央到國務院,都鼓勵中國的裝備制造業走出去,而且釋放了目前存在的一些產能問題。我想,和全球優秀的企業同臺競爭、同臺比武,成為受全球客戶尊重的企業和品牌,這是使命,也是責任。”曾光安說。企業要為股東追求利益還要踐行社會責任“只有社會可持續發展,企業才能可持續發展,這是相輔相成的。”曾光安說,通過技術創新來最大限度地降低燃油消耗提高效率,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這應該是設備制造業今后的主要工作。我們呼吁通過加強國際合作來推動中國企業在保證低排放、低噪音、保障人身安全和更有效機器作業等方面進步。“歐美的社會責任體系發展較早,他們的環境曾經也很糟糕,他們也是從痛苦中過來的。”曾光安認為,要解決發展與環境的問題,企業就應該有承擔社會責任的意識。建議政府對企業制定強制性的法律法規。“如果企業都有這樣的社會責任感,相信用不了20年,中國也會變成一個環境友好、宜居、可持續發展的國家。”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