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6月25日以來,國家發改委網站上項目審批與核準板塊已經兩個月沒有更新信息。對此,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長時間沒有核準項目,可能是近期國家發改委強調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對項目的審批與核準更慎重,對產能過剩產業的項目能減則減。 國家發改委財政金融司司長田錦塵日前表示,這幾年國家發改委一直在向市場放權,投資體制改革以后,國家發改委已經減少了60%投資項目審批。 董登新表示,由此看來,國家發改委“抓大放小”的成效顯著。 據了解,繼6月28日取消和下放26項管理層級行政審批項目后,國家發改委還在醞釀進一步下放部分行政審批項目。 近日,有消息稱,我國LNG(液化天然氣)進口資質審批權有望在年底前下放至地方政府。卓創資訊天然氣分析師王曉坤表示,當前我國天然氣消費迅猛增長,僅靠三大石油公司已不能滿足我國進口天然氣的需求。下放進口資質的審批權,也是為了鼓勵更多企業參與進口LNG,緩解天然氣供應壓力。 業內人士表示,一旦LNG的進口資質下放到地方政府,將大大簡化相關手續,更多企業有望通過地方政府的口子獲得這一資格。 此外,目前城市軌道交通項目的審批權已經下放地方。但城際鐵路的審批權以及審批程序是否下放,還在進一步審議中。 業內人士表示,修建城際鐵路對拉動地方經濟有利,應該下放審批權,并配套一系列支持政策,給地方更多靈活空間,鼓勵民間資本參與。